Part 1
酝酿良久,终于在这个清晨满足了 有心情/有空/想起来了 三个条件来写点东西。
一起床,蹲在坑上翻校内。刚好看见JH也发表了一篇日志,讲自己一学期来的感悟。虽然很多地方不敢苟同+很多地方木有读懂,但毕竟是人家真切的感悟,读来也颇有些启发的意味。下面又见何宁的评论,又生出与上面相同的感想,且更加强烈。
读别人的文字,心里总少不了几分自视清高。
昨天还和娇提起这事儿:我对所有熟识的人,都或多或少地产生过反感情绪。半年前说这话时还能把曾哥做个例外呢,这半年过完连这硕果仅存的一个人也在自己心里失守了。
对某人忽生反感也不算什么,更有甚时,偶尔有那么一刻半刻,自信心骤然爆棚,观诸寰宇,顿觉独我一人NB而众生皆SB也。
这个习惯挺欠扁,巨欠扁,超欠扁,我认错,我检讨…但是这切实是一种不由自主的心绪,和吃饭一样,可以用来证明我活着。况且绝大部分情况下我也只是登高远望,任微风拂面时自己心里想想,迄今没导致过什么危害世界和平的后果,所以,还恳请诸位看官,恳请所有我熟识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原谅一个刚晋级成年岁数的小青年儿一颗躁动的心……
其实安静的时候稍稍想想就可得知:反感别人,看别人不顺眼,纯属自己跟自己过意不去。一来是不会对被反感的对象产生什么影响;二来,一个人一个活法,反感别人的活法作甚?天王老子也管不得这么宽呀。
私以为,一人一个活法。万千种活法中只有决少数是天理难容的,决多数是值得尊重的活法。甚至有的活法虽然可能遭万人唾弃或不理解,也由于其“follow my heart”的特性而值得尊重。
比方说前两天记下的这件事:某君说想学五笔,仅仅因为机房小姑凉都会而自己不会觉得没面子。我斥他虚荣,他告诉我,那也是心里一种切实的渴望。
没有什么对错的,其实。
==========================================
话又说回来,偶尔讨厌一下别人也没什么复杂的……我现在已经懒得像过去那样,在这种事情发生时煞费苦心地去给自己的反感找寻理由了──反正找出来至多也就是个借口,离真相偏差很大,而且很可能下一分钟反感就会消散,这借口也没了用处。不顺眼就是简单的不顺眼,用不着什么冠冕堂皇的缘由,简单明了,也还就看你这货不顺眼,一言以蔽之都可以解释为爷我当时心情欠佳──其实更多的时候LXH心里是阳光滥灿,觉得目之所及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都美好可爱得一塌糊涂的。
Part 2
记得曾经很欠扁地问过刀,那些成绩平平的学生是以怎样一种心态过日子的呢?当时觉得,简直无法想象怎么能在那样一种境况中撑下来。直到自己也实实着着地做了好一阵子(各方面)成绩平平的学生,才稍微有点体悟,嗯,这个样子也不是活不下去嘛。
一点点发现,自己从前那活得是多么狭隘。
其实牛逼有无穷多种套路,成绩好,组织能力强,会赚钱等仅仅是其中最大众化、最缺乏个性的品种。琴棋书画,舞文弄墨算是文艺腔稍重一些的牛逼。而一觉睡到自然醒,不开心的事扭头就忘,无论身处何地总有千百种方法玩得很high,诸如此类才算得上是有点个性的牛逼。
前两天看到(MS是)XH分享的文章,题目大意是“在变老之前NB”。观后,甚为同意。
但是,追求牛逼也不是唯一真理──只要能活得快乐自在,甘为平庸又何妨?
曾以为“为谁而活”是一个很重要的议题,是解开生之目的这一迷题的重要启匙。但是发现,似乎作为一个社会人的答案注定是要为了别人。这就变得很没劲,至少本人很不甘于以此指导的自己的行动,即便它很接近真理。
就像“变老之前NB”一样,现在觉得趁年轻可劲造才是唯一真理,其他再多想什么都显得累赘。像《死亡诗社》里说的,carpe diem, seize the day / 今朝有酒今朝醉 / 人生得意须尽欢 / 爱咋咋地 / 想吃点嘛吃点嘛 / 哪凉快哪待着去…… 此类格言,不胜枚举。
现在清晰地觉得从前自己活得太压抑。从前总是顾及得太多,进而遇到活得自信,按自己想法/本真行动(无论出于清醒的头脑还是天性使然)的人,就会有上述症候出现。
比方说,从前做班长,甚至去年底应下社团团长职务时,促使行动的都是害怕做不好,遭千夫所指的恐惧,而不是一定要做好的闯劲。担心得太多,不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这样的误区,希望不要再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